【中芯國際 (981) — 泡沫】

中芯近日在科創板上市股價一路飆升,成為市場熱話,在今年最低只有約10元水平及升至最高上試超過40元高位。這間中國晶圓代工公司是否已經成王了呢?在先前的文章我們多番提及,中芯國際有很大的升幅潛力,但在這一刻中芯國際是否仍然能夠保有一樣意見呢?

大家要知道,目前高端晶圓代工公司並且不斷向上發展的只有三家企業。第一家是已經成王的台積電,台積電去年已經成功量產5納米製程晶圓,並且一度向三納米晶圓進化,已經完成了初步研發階段。反之排第二位的Samsung研發5納米晶圓,製程落後,訂單被台積電搶去一大截,其七納米晶圓成為了Samsung晶圓代工部的主要收入。

至於第三位,IBM旗下的晶圓代工公司已經宣佈放棄製作製程更低的晶圓,中國內部未放棄的唯有中芯國際,去年量產14納米晶圓,本年度嘗試挑戰12納米晶圓。

單從以上製程看來,中芯的技術落後至少有三至五年時間,當然在加入台積電前技術部高層梁孟松博士後,中芯國際技術追趕勢頭明顯,改善並且成功量產14納米晶圓。但從現階段的市場需求上,其實對中低製程晶圓的需求不高,反之最高需求的是相對偏高製程的90納米,以至微米級晶圓,或是最低製成的晶圓,主要以台積電5納米晶圓為主。

也即是說,市場要麼要技術需求不高的晶圓,要麼需要技術上最優良的晶圓。其實從中芯現在的14以及28納米晶圓的需求量是很低的,整體只佔總收入8%。因此在中芯的高估值下整體的憧憬唯獨在於技術追趕,而非現有的營運狀況。

而且,中芯主要的憧憬來自於晶圓物理學上的極限。理論上晶圓的製程以三納米為物理學極限,否則邁向更細的製程時,會導致電流極度不穩定。

那麼在一個有終點線的市場,中國本土企業在技術追趕成功後,必然會有較大的需求及市場競爭優勢,這也是中芯未來最大的憧憬及優勢。

但以目前的營運狀況,中芯年收入增長的基礎條件其實也難以達到,而且目前主要的出貨量來源自至於製程較低的晶圓代工業務。那亦代表中芯以目前的狀況看來,與一家低技術晶圓製程公司毫無差別,也像徵中芯在現階段絕對不可能值這樣高的估值。

而且假如在十多元的中芯國際市值與台積電相差超過十倍,但經過近日急升後,市值相對台積電的距離已經縮窄了一大部分,也像徵著未來可期待的潛在升幅已經收縮了不少。

只想聽懶人包的讀者可以只看這一段。我們認為中芯四十元的價值炒作成分及泡沫成分居多,考慮入場的投資者可能需要多多注意。

每隻股份必然有自己的看法及價值,當股份價格不同時,結論也可以截然不同。


2020-07-13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