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醫藥 (3347) — 可預期的業務增長】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泰格醫藥臨床試驗的業務,這次我們則會著力去探討有甚麼因素驅動該業務成長。

 

第一,國內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令整體國內新藥研發費用大大提高,帶旺CRO行業的發展。

自2015年以來,製藥類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19年研發費用總額334.4億元,近3年CAGR達到28.4%,未來有望保持30%左右增速。


同時,2018年國內新藥獲批上市數量達到近年峰值,2019年相對穩定,2019年CDE批準新藥數量53件,其中化藥仍佔較大比例,預計未來國內新藥獲批數量將持續增加。

 

第二,科創板出台進一步拓寬中小創新藥企融資渠道,有望支撑中小創新藥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由於很多初創的製藥公司大多並無盈利,主要通過一級市場投融資支撑其新藥研發費用,隨著科創板的出台,中小創新藥企融資渠道有望進一步拓寬,幫助國內藥物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同時,由於新藥企在研發經驗上較大企少,而且對於研發風險、成本和效率的重視程度更高,比大型藥企更依賴外包研發服務,因此國內新藥研發外包服務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第三,跨國藥企在國內申報量上升,加速貢獻市場增長。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用藥市場,具有龐大的患者群體,極大地吸引著跨國藥企及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國內市場布局,隨著CFDA加入ICH以及日益健全的專利保護措施,國內CRO企業的技術實力與服務能力也逐步得到充分認可,跨國藥企中國區臨床申報將爲國內CRO市場貢獻增量。


就以2016至2018年為例,跨國藥企中國區臨床試驗數量由60例增至130例,國內作爲全球第二大用藥市場,對於跨國藥企有一定吸引力,因此隨著海外新藥國內審評審批加速,跨國藥企的國內臨床申報有望逐步增加。

 

另一方面,自2015年以來生物等效性試驗數量明顯提升,原因在於之前提到政府政策出台,令絕大部分仿製藥必須通過等候性試驗。


根據CDE,中國生物等效性試驗數量2019年達到了1121個。2015年以前,生物等效性試驗僅維持慢增長趨勢,由於政策推動,自此試驗數量每年大幅增加。從2015年至2019年,中國生物等效性試驗數量從136個上升至1121個,增幅遠超整體臨床試驗。申報的生物等效性試驗中多數為已完成狀態,其中2018年完成952個,佔比76.28%;2019年完成768個,佔比68.51%。因此,預計該部份的增長不會太大。

 

這便是中國臨床試驗市場的狀況,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會介紹泰格醫藥另一類重要業務,即是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


2020-10-01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