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 (20) — 私有化原因】

近日會德豐 (20) 私有化成為全城熱話,大股東吳光正提出以1股九龍倉 (4)、1股九龍倉置業 (197) 再加上12元現金換取1股會德豐

 

復牌後會德豐股價大幅抽升近四成;另外,由於九倉和九置在停牌時避過了環球大跌市,復牌後則紛紛追跌。坊間有聲音認為收購反映吳光看淡九倉和九置,不過筆者認為,這與會德豐(20) 大幅資產折讓更有關係。

 

先天估值過低

其實,會德豐作為大型地產股的估值也未免過低。2019年中報顯示,會德豐的每股資產淨值為129元港幣,以宣佈私有化前的$47.2對比,它當時的市帳率 (PB) 亦只有0.365相比起廉價水平的大型地產股再低一大截,會德豐在股價上明顯有更大的折讓。

 

會德豐價值釋放 兩者皆贏

從會德豐股東角度出發,宣佈私有化後公司市帳率由0.365升至0.47的水平,回歸正常大型地產股的估值區間之餘,以3月6日三隻股票收市價計算,會德豐、九倉及九置分別收報$60.55、$16.66及$35.4如將後兩者的股價再加上12元現金,會德豐股東還能獲取4元溢價,亦即是5.7%左右,總價格合計每股64元。

 

以近年股價計算,會德豐的最高位亦只有$66.5,吳光正用$64元的代價去收購它幾乎沒有虧欠任何股東。就算股東打算繼續持有九倉和九置,兩者估值均算便宜,數學上他亦不算佔了股東便宜。

 

而以吳光正角度來看,即使以$64的代價去私有化$129元的會德豐,市帳率亦只是0.5,剛好達到大型地產股的低端估值水平,亦即是直接以平價收購會德豐,而且只動用了大概80億現金便完成私有化,可謂非常著數。

 

大幅折讓的地產股或帶來機會

其實某些地產股股價受到大幅折讓,只要其擁有的資產沒有太大問題,基於估值太低,反而可能帶來一個投資機會。


2020-03-12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