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製藥 (1177) — 長線投資前留意事項】

中國生物製藥 (1177) 是近年大幅轉強的公司,主要藉由仿製藥及創新藥兩大業務支撐公司盈利。

中生製藥內的藥物牽涉部分相當之多。以2019年計算,肝病用藥仍是中生製藥的主導藥物,貢獻收入佔比24%。但肝病用藥基本上屬於中生製藥的老本行,近年相對收入大致持平,並沒有太大的新刺激及進展。

未來盈利

因此,中生製藥未來的盈利貢獻主導必然由目前佔收入比例第二位的抗腫瘤用藥佔據。在2019年抗腫瘤用藥大佔營收22%。而近年亦都推出了不少關於抗腫瘤性的仿製藥及創新藥,包括善啟、晴可舒、吉至、安顯等一連串藥物都在2019年開始研發並生產,基本上屬於中生製藥的主導。

再來抗腫瘤用藥方面,去年達到100%的收入增長率,並在2019年預計增長率亦能接近80% 預料抗腫瘤用藥收入能夠持續增加。

中生製藥兩大業務

除上述提及的藥物外,中生製藥亦牽涉多個範疇的藥物,包括鎮痛藥、心腦血管用藥、骨科、消化用藥均有涉獵於其中。
從中生製藥的研發進度而言,中生製藥推出的新研發製藥物是非常多的。今年推出接近30種仿製藥物,並在2019年成功推出治療軟組織肉瘤及小細胞肺癌的福可為。總括而言,中生製藥是仿製藥及合併自我研發的創新藥合併而成的藥業公司。

長線投資中生製藥的注意事項

中生製藥目前的研發成本鎖定在收入的10%,整體對於公司盈利壓力水平並不算大,相對單純創新藥公司,中生製藥的營運風險相對要略低,但當然也會歸屬於高浮動性的高端藥業股板。

展望未來,預料中生製藥繼續於抗腫瘤用藥投放更多資源,並將帶來較佳貢獻,而且新上市用藥—福可唯亦會開始貢獻盈利,為2020年的收入帶來一定的增長。

整體而言,預料未來兩年中生製藥的股東應佔溢利情況樂觀,預料會錄得每年10%20的增長。

基本上,在預測市盈率20倍,是相對值博的價格,但由於中生製藥股價的波幅水平會比一般股票大,因此有意的投資者必須注意注碼分佈以及預想跌穿20PE 的情況。

而股份一般合理估值鎖定在2830PE左右,當股票價格升與3538PE時,則相當有可能出現短期見頂的跡象


2020-02-27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