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810) — 基本面與隱憂】

小米成立於2010年,是一間以手機智能硬件及平台為核心的公司。當中業務分佈包括智能電話銷售、IoT生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業務。要解釋小米,必須從各個業務及小米整體的商業模型來進行拆解,我們便可得知小米集團的危與機。

首先,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採取雙品牌戰略(小米+紅米),而生活消費產品主要包括智能電視、可穿戴裝置、智能音箱等產品,而互聯網服務收入則主要源自於廣告服務以及線上遊戲、電視、互聯網等等相關互聯網增值服務。其他收入相對佔比較輕,主要為硬件相關維修。

大家日常有留意小米手機的話,必然知道小米以便宜見稱,也因為價格較為低廉,小米也已經慢慢打入了各大市場。目前身處中國手機市佔市場市佔率第四位,印度市場市佔率第一位。

小米的主要商業模型

智能手機業務為最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佔比增60%。至於IoT生活消費產品收入佔比為30%,互聯網業務收入為9%。但大家需要知道,小米在智能手機的售價相對偏低,因此毛利率也並不會太高。至於小米的主要毛利來源源自於收入最低的互聯網服務,2019年佔總毛利約45%,同時硬件淨利潤並不足1%。我們從報表邏輯大概能測試出,互聯網業務淨利率達約28%

從以上數據我們能夠推敲出小米的主要商業模型。大家試想一下,近年手機出貨量及電器產品飽和已經並不是什麼秘密。如果小米作為一家單純的手機銷售商,那麼前景也太不明朗了。而我們應該真實地了解小米的商業模型為以廉價的生活家電產品及手機作為引入,由於小米有自我的系統 MIUI。這個商業模型有些像蘋果的iOS系統,利用自身的硬件產品作為引入點,並把用戶鎖定在自己的系統當中,鎖定流失率。

而小米縱然在手機出貨量飽和的狀態下,成功以MIUI系統作為控制流失率的工具,並集中業務中心於互聯網等軟件業務。基本上,以商業模型而言是相對成功的。

在這種商業模型下,小米保持穩健的營業額增長,2019年同比增長達17%,而毛利也有較大增幅,由2018年的221億元增長至285億元,撇除2018年的可換股公允價值增加,小米的利潤其實保持著非常不錯的增長,而且市盈率也在較合理的區間,預測市盈率只有25倍左右。

小米的基本面

其實在各方面而言,小米的基本面其實也還算可以。當然前設是小米估值不能過高,而且小米集團我們也認為有另一個隱憂。因為相比一下同行很簡單便知道,世上賣家電、生活產品、手機的並不止這一家公司,但小米在各方面的售價均便宜一大截,而且在報表分部中仍能呈現盈利狀態。那麼為什麼唯獨小米一家公司能夠保持如此強勁的業績呢?這點是作為投資分析其中一個較為擔憂的地方。

 

反之,如無帳目上的大問題,小米當屬監察列表中其中一隻很值得關注的股份。


2020-07-28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