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醫療 (853) — 大動脈及周邊血管疾病產品】

相對於骨科和心律管理業務,微創醫療 (853) 大動脈及周邊血管疾病產品是已經達至取得盈利的項目,而且毛利率高達80%、純利率亦達到40%,因此盈利能力可以說很強。該分部業務於2019年上半年實現2557萬美元收入,撇除匯率影響後,同比增長達到41.6%。

 

大動脈的疾病特徵

主動脈疾病主要分為兩類,包括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的輸血管道,由於心臟輸血會直接泵進主動脈,因此這個位置會承受一定壓力。當主動脈內裏出現小破口,那麼血液便會衝入主動脈的外膜,形成一個夾層,我們稱之為主動脈夾層。夾層生成後,通常會引起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臨床症狀,病死率極高。而主動脈瘤則被坊間稱為不定時炸彈,主動脈瘤是指主動脈出現局部的異常擴張或變形,並且超過正常血管直徑的50%,一旦主動脈瘤破裂,極易導致死亡。大多數患者在主動脈瘤未破裂前,可以從未有任何病徵,但當主動脈瘤膨脹得很大而開始破裂時,才會感到背痛、腹痛或盆骨痛等。主動脈瘤的危險之處是當血管瘤膨脹至血管無法承受時,便會隨時破裂,患者甚至會因過度失血致死。

 

微創醫療 (853) 的主要產品

微創主要的大動脈及周邊血管疾病產品有四種,包括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術中支架、外周支架系統和主動脈球囊擴張導管。其實,大動脈和外周血管兩種疾病的治療原理與「通波仔」相近,例如當大腿需要進行手術,醫生會將支架(即是人造血管)伸往患處,將損壞的血管隔離,讓血液在新支架內流過,避免流入裂口或腫瘤。

 

而四款產品都會用於上述手術當中,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與主動脈球囊擴張導管配合使用,透過支架建立新的血管後,使用球囊擴張導管去固定支架的位置;術中支架配合主動脈夾層手術使用,用於降低手術難度;外周支架系統則用於治療外周血管,即是手腳等四肢的血管。

 

市場

現時大動脈介入醫療器械處於增長階段,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5.5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7年的10.3億元人民幣,CAGR達到17.2%。而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亦由2013年的17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7年的30.1億元人民幣,CAGR達到15.4%。

 

微創持有心脈醫療股權的61.79%,而心脈醫療是在主動脈支架國內市場的市佔率達到26%,居於第一名的美敦力之後;而外周介入市場則主要由外國企業佔據,暫時未出現有力的國產競爭者。

 

小結

以現時微創該業務的規模,短期內應未能成為盈利的主要貢獻者,不過由於市場的增速穩定,而且市場規模亦有一定數目,因此可放入觀察之列。


2020-04-10

發表評論

請先 登入註冊